出处或释义:1.供铁路、道路、渠道、管线等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交通线使用的建筑物
2.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
2.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
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物。
《鹖冠子·备知》:“山无径迹,泽无桥梁,不相往来。”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桥梁、山水、车舆、人物、草树、鴈鸟、器仗、帷幕, 吴道玄 主之。” 杨朔 《木棉花》:“这是一段长长的路,旅客须得提着行囊,走过破损的桥梁,才能跳上对岸那辆火车。”
比喻能起联系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下·涉公》:“当修行善道,为后世桥梁。”如: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
释义:1.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梁。~墩。~涵。~头堡。吊~。栈~。引~。立交~。
2.形状如桥梁的:心脏搭~手术。
3.古同“乔”,高。
4.古同“矫”,正,整。
5.姓。
释义:1.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
2.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3.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
4.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5.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