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鲜艳,明丽
详细解释:
同“ 明艳 ”。 宋 王安石 《又代薛秀才》诗:“故将明艷凌霜雪,未怕青腰玉女嗔。” 元 刘祁 《游西山记》:“秋叶古林色明艷,斜阳照灼,金紫满山。”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夫人生而明艷,嫺雅能诗。”
鲜明美丽;美好艳丽。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峻节贯秋霜,明艳侔朝日。” 唐 薛调 《无双传》:“﹝ 无双 ﹞姿质明艳,若神仙中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夫人生得明艳絶世,名动京师。” 老舍 《正红旗下》四:“她穿得很素静大方,只在俏美的缎子‘帽条儿’后面斜插着一朵明艳的红绢石榴花。”
释义:1.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清楚:~白。~显。~晰。~了。~确。~朗。
3.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
4.公开,不隐蔽:~说。~讲。~处。
5.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