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面部表露出来的内心活动
详细解释:
人面部的神态、表情。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神情玄定,处之弥泰。”《北齐书·祖珽传》:“ 珽 神情机警,词藻遒逸,少驰令誉,为世所推。”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 高公 精贯白日,神情自若。” 叶圣陶 《隔膜·恐怖的夜》:“两位妇人目注于地,现出困顿、怅惘、惊惧的神情。”
释义:1.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仙。~怪。~主。~社。~农。~甫。~权。鬼使~差。
2.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秘。~奇。~异。~话。~机妙算。
3.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勇。~医。~通。~圣。~速。
4.心思,心力,注意力:劳~。凝~。~魂颠倒。
5.表情:~色。~采。~姿。~志。
6.精神:~清
释义:1.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感~。~绪。~怀。~操。~谊。~义。~致。~趣。~韵。性~。~愫(真情实意)。~投意合。~景交融。
2.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爱~。~人。~书。~侣。~诗。殉~。~窦初开(形容少女初懂爱情)。
3.对异性的欲望,性欲:~欲。发~期。
4.私意:~面。说~。
5.状况:实~。事~。国~。~形。~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