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古时帝王所居住的宫殿。因宫门外有双阙,故称宫阙
详细解释:
古时帝王所居宫门前有双阙,故称宫殿为宫阙。
《史记·高祖本纪》:“ 萧丞相 营作 未央宫 ,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 高祖 还,见宫闕甚壮。”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趋事辞宫闕,载笔陪旌棨。”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闕,今夕是何年。”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絳续筹传露正垂,岧嶢宫闕壮朝仪。” 康有为 《泛舟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诗:“万里烟波迴紫潮,五云宫闕耸丹霄。”
释义:1.房屋(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室。~廷。~殿。~观(guàn)(a.供帝王游乐的离宫;b.道教的庙宇)。~禁。~苑。~刑。
2.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天~。龙~。蟾~。
3.庙宇的名称:雍和~。
4.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少年~。文化~。
5.天文上黄道分为十二宫,每一宫三十度。
6.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