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忠贞不渝,始终如一。
详细解释:
忠贞不渝,始终如一。
南朝 梁 沉约 《瑞石像铭》序:“爱其贞恒之性,嘉其可久之姿。” 唐 权德舆 《送襄阳卢判官赴本使序》:“衡茅居息,终岁自乐,贞恒之心,风雨不改。” 明 袁宏道 《寿李母曹太夫人八十序》:“余以母之贞恒,验 献夫 (太夫人之子)之迟,故知 献夫 之用大。”
释义:1.坚定,有节操:忠~不渝。坚~不屈。~节。~士(忠贞之士)。
2.旧礼教中束缚女子的一种道德观念,指妇女不改嫁等:~女。~烈。~操(同“贞节”)。~淑。
3.占,卜,问卦:~卜。
4.古同“桢”,桢干(g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