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方〉行善事
2.两国之间关系融洽 详细解释:
2.两国之间关系融洽 详细解释:
指国与国之间结成友好关系。
《左传·桓公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 郑 。”《续资治通鉴·宁宗嘉定十七年》:“至是 夏 遣其吏部尚书 李仲諤 修好于 金 ,称弟而不臣,各用本国年号。” 清 薛福成 《书科尔沁忠亲王大沽之败》:“ 额尔金 等照会内阁:此来非用兵,盖欲修好,请面见天子诉其事。”
指人与人之间表示友好。
宋 王安石 《答马太博启二》之二:“未皇修好,先辱赐书,感慰至深,叙陈不既。”《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 荆公 怀恨在心,后来见他大 苏 、小 苏 连登制科,遂舍怨而修好。” 丁玲 《梦珂》:“虽说后来 匀珍 曾向她又修好过,但她一半为负气却没复信。”
方言。行善积德。如:修好得好,这是不会错的。
释义:1.装饰,使完美:~饰。~辞。装~。
2.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剪或削:~剪。
4.兴建,建造:~建。~筑。
5.编纂,撰写:~书。~史。~纂。
6.(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