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像老虎一般地威视着。语本《易·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旧唐书·张仲武传》:“ 漁陽 突騎, 燕 歌壯氣。赳赳元戎,眈眈虎視。”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七:“ 分宜氏 當國,自謂得旁採風雅權,讒者間之,眈眈虎視,俱不免矣。” 郭沫若 《盲肠炎·一个伟大的教训》:“ 欧 战正当剧烈的时候,我们 中国 的棉纱事业呈现过一次很兴旺的状态,一时工厂林立,销数日增,使眈眈虎视的邻邦的 日本 人曾瞠目地惊赞不置。”
释义:1.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2.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
3.古同“唬”,威吓。
4.古同“琥”,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