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围绕在城门外的半圆形小城;瓮城
详细解释:
即瓮城。城外所筑的半圆形的小城,作掩护城门,加强防御之用。
《新唐书·李光弼传》:“贼惮 光弼 ,未敢犯宫闕,顿 白马祠 ,治壍沟,筑月城以守。”《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四》:“丙午,日南至,从臣拜贺於月城之上。” 宋 陆游 《庐帅田侯生祠记》:“于是增陴浚濠,大设楼櫓。又有月城,亦得地利。” 清 魏源 《城守篇·守御下》:“若火已然,则提瓮缶而掷之,或囊糠沙而溼之,或益薪月城,为火池以隔之,皆所以备急也。”
释义:1.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
2.计时单位:一~。~份。岁~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3.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
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
5.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