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平时;通常的时候
2.常常;不止一次 详细解释:
2.常常;不止一次 详细解释:
常道;常法。
《管子·问》:“令守法之官曰:行度必明,无失经常。” 宋 叶适 《答少詹书》:“至於以机变为经常,以不逊为坦荡……此道德之弃才也。”
谓遵循常制。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臣欲择朝士晓畅民事者,先於一路考财赋所从,孰经常,孰横敛。”
平常;日常。
《后汉书·党锢传序》:“而今党人錮及五族,既乖典训之文,有谬经常之法。”《新唐书·食货志一》:“古之善治其国而爱养斯民者,必立经常简易之法。” 清 梅曾亮 《<黔记>序》:“苟民田夺而官田遂增,椎剥其肤髓,为国家经常之规,万世之忧,可一朝而伏也。”
常常。
巴金 《中岛健藏先生》:“这次我在 巴黎 经常惦记 中岛先生 。”
释义:1.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a.整理过的蚕丝;b.喻政治规划)。
2.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
3.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
4.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