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钱币。多指国库所藏。
详细解释:
钱币。多指国库所藏。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苏文忠公 知 杭州 ,以私帑金五十两助官緡,於城中置病坊一所,名 安乐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户部·岁入》:“今宇内岁入各项帑金,不及千万,然惟正之供入太仓者,不满四百万。” 清 林则徐 《劝谕捐赈告示》:“抚恤賑济,不惜百万帑金。”
释义:[ tǎng ]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藏(zàng )(指国库)。府~(府库里的钱财)。重(zhòng )~(大量的钱财)。
[ nú ]
1.古同“孥”,儿女。
2.鸟尾:鸟~。
带帑名字:
释义:1.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
2.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3.钱:现~。基~。挥~如土。
4.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