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因过于重视几件事情中的某一件而忽视、荒废其它
详细解释:
举此而遗彼,重视某人、某事、某物而忽视其他人和事物。
《三国志·蜀志·杨仪传》:“ 亮 深惜 仪 之才干,凭 魏延 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宋 司马光 《策问十道》之七:“夫礼与刑,先王所以治羣臣万民,不可斯须偏废也。”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中:“能读书,才必博;能养气,量必宏;二者不可偏废。” 徐特立 《五四运动和知识分子改造》:“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结合,不可偏废。”
指半身不遂。
宋 李纲 《桂州答吴元中书》:“譬犹再中风者,遇良医犹不免有偏废之患;医非其人,未可知也。”《医宗金鉴·中风总括·大秦艽汤》:“虚中络、喎斜、偏废,减参珍。”注:“偏废,谓半身不遂也。”
释义:1.歪,不在中间:~斜。~离。~旁。~僻。~远。~锋(a.书法上指用毛笔时笔锋斜出的笔势;b.泛指做文章从侧面着手的方法)。不~不倚。
2.不全面,不正确:~爱。~见。~激。~狭。~执。~废。~颇。~听~信。
3.与愿望、预料或一般情况不相同:~~。~巧。
4.谦辞,向人称自己已用过茶饭等:我~过了,您请吃吧。
带偏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