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
2.古时称宰相处理政务的处所 详细解释:
2.古时称宰相处理政务的处所 详细解释:
唐 宋 时称宰相治理政务的处所为政府。后泛指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
《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二年》:“前 凤翔 节度使 石雄 诣政府自陈 黑山 、 乌岭 之功,求一镇以终老。” 胡三省 注:“政府,即谓政事堂。” 宋 叶适 《与赵丞相书》:“相公时在政府,实拔异之,使某由此有闻於世,虽尝奉啟陈谢,而不敢敍道其感戴之私。”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刘文正公之直》:“然余承乏政府,尚不需此,汝可归告汝主,赠诸故旧之贫窶者可也。”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且可以从官家领取二百年前被政府所没收的公田耕耨播种。”
释义:1.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
2.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
3.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