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用以砍伐的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新唐书·五行志二》:“鎌柯不凿孔,斧子不施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当时巡丁、扦子手,七手八脚的,拿斧子、劈柴刀,把棺材劈开了。”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四:“ 老寿 已脱了棉袄,抡起斧子,‘哼’的一声,向枣树砍了下去。”
详细解释:
用以砍伐的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
《新唐书·五行志二》:“鎌柯不凿孔,斧子不施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当时巡丁、扦子手,七手八脚的,拿斧子、劈柴刀,把棺材劈开了。”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四:“ 老寿 已脱了棉袄,抡起斧子,‘哼’的一声,向枣树砍了下去。”
释义:1.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子。~头。~钺。~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
2.用斧砍:~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藻(雕饰、修饰)。
带斧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