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天竺 。古 印度 的别称。
详细解释:
天竺 。古 印度 的别称。
唐 刘言史 《病僧》诗之一:“ 竺国 乡程算不回,病中衣锡徧浮埃。” 元 白珽 《湛渊静语》卷二:“西夷 康居 ,与 竺国 邻,俗多善幻。”《剪灯馀话·至正妓人行》:“茜罽缝袍 竺国 师,霞綃蹙帔天魔队。” 清 厉鹗 《东城杂记·游东园启》:“黄花万亩,儼 竺国 之铺金;白藕千池,似 崑山 之积玉。”
释义:[ zhú ]
1.〔天~〕印度的古称。
2.姓。
[ dǔ ]
古同“笃”,厚。
释义:1.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
2.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ㄩㄝˋ)。~药。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