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蛀齿。牙齿发生腐蚀性病变。
2.牙齿外露。
3.见“龋齿笑”。 详细解释:
2.牙齿外露。
3.见“龋齿笑”。 详细解释:
蛀齿。牙齿发生腐蚀性病变。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齐 中大夫病龋齿。” 张守节 正义:“《释名》云:龋,朽也。虫啮之缺朽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蜀羊泉》:“疗龋齿,女子阴中内伤,皮间实积。”
牙齿外露。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元膺 为人猳喙龋齿,多材艺。”借指石榴裂露其子。 清 吴伟业 《石榴》诗:“ 江 南逢巧笑,龋齿向人开。”自注:“ 江 南石榴多裂。”
见“ 龋齿笑 ”。
释义:1.〔~齿〕a.牙齿发生腐蚀的病变,在牙面上形成龋洞,逐渐扩大,最后可使牙齿全被破坏;b.患这种病的牙。均亦称“蛀齿”;俗称“虫牙”。
2.(齲)
带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