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炉子和灶的统称。
2.鑪竈:炉子和灶的统称。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鑪竈:炉子和灶的统称。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炉子和灶的统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僧》:“歷 火燄山 ,山重重,气熏腾若炉灶。” 萧红 《生死场》四:“﹝ 赵三 ﹞摇闪的经过炉灶,通红的火光立刻鲜明着。”
鑪竈:炉子和灶的统称。
汉 王充 《论衡·物势》:“燃炭生火,必调和鑪灶,故为之也。” 唐 拾得 《诗》之二四:“鑪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烝气味珍。”
释义:1.取暖、做饭或冶炼用的设备,种类很多,普通用煤火发热,有用煤气、电力的:~子。~火。锅~。熔~。~火纯青(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地)。
2.古同“垆”,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炉形土墩,借指酒店。
释义:1.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锅~。炉~。~突(灶上的烟筒)。
2.指“灶君”(中国民间在锅灶附近供的神):祭~。
释义:[ féng ]
姓。
[ píng ]
1.古同“凭”,凭借,依靠。
2.马行速。
释义: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3.时间短:~坐。~住。
4.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5.谦辞:~弟。~可。~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释义:1.立,设置,成立:~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开始形成)。~树(建立功业,或所建立的功业)。~国。~都(dū)。~党。~军。~交。~设。~功立业。
2.造,筑:~造。~筑。修~。新~。兴(xīng)~。筹~。
3.提出,倡议:~议。~策(出谋献策)。
4.指中国福建省:~兰。
5.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斗柄农历每月所指的方位不同,因此“建”亦转指月份(亦称“月建”、“月尽”):大~(农历有三十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