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亦作“餁鼎”。烹饪的鼎。比喻朝廷大政。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亦作“餁鼎”。烹饪的鼎。比喻朝廷大政。
《魏书·咸阳王禧传》:“元弟 禧 虽在事不长,而戚连皇极,且长兼太尉,以和餁鼎。”
释义: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
2.锅:~罐。~锅。
3.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
4.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
5.大:~族。~臣。~力支持。
6.正当,正在:~盛(shèng)。
释义:1.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燕赵之地,泛指北方)。
2.姓。
释义:1.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无不可。~步~趋。
2.又:“先君何罪?其嗣~何罪?”
3.不过,只是:“王~不好土也,何患无士?”
4.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呜呼,~盛矣哉!”“学而时习之,不~说乎?”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