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中止行进而站立。如:他走到门口,忽然站住了。
2.立稳。如:车厢摇晃得很,不随时注意保持平衡就很难站住。
3.成立;确立。如:驳倒了他们,你的论点自然就站住了。
4.指地位稳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大约当改盐票之时,很有几家盐商吃亏的;慢慢的这个风波定了之后,倒的是倒定了,站住的也站住了。”
5.方言。谓附着而不脱落。如:先把墙面打毛糙,涂的漆才能站住。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立稳。如:车厢摇晃得很,不随时注意保持平衡就很难站住。
3.成立;确立。如:驳倒了他们,你的论点自然就站住了。
4.指地位稳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大约当改盐票之时,很有几家盐商吃亏的;慢慢的这个风波定了之后,倒的是倒定了,站住的也站住了。”
5.方言。谓附着而不脱落。如:先把墙面打毛糙,涂的漆才能站住。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中止行进而站立。如:他走到门口,忽然站住了。
立稳。如:车厢摇晃得很,不随时注意保持平衡就很难站住。
成立;确立。如:驳倒了他们,你的论点自然就站住了。
指地位稳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大约当改盐票之时,很有几家盐商吃亏的;慢慢的这个风波定了之后,倒的是倒定了,站住的也站住了。”
方言。谓附着而不脱落。如:先把墙面打毛糙,涂的漆才能站住。
释义:1.立,久立:~立。~岗。~起来。
2.停:~住。~住脚。
3.中途停留转运的地方:驿~。~台。火车~。起点~。
4.分支办事单位:保健~。防疫~。供应~。
释义:1.长期居留或短暂歇息:居~。~宿。~房。~户。
2.停,止,歇下:~手。雨~了。
3.动词的补语(a.表示稳当或牢固,如“站~”;b.表示停顿或静止,如“他愣~了”。c.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力量够得上,如“支持不~了”)。
带住名字:住旺
释义:1.货币:铜~。金~。银~。~票。~币。~财。~庄。~粮。
2.费用:车~。买书的~。
3.财物:有~有势。
4.圆形像钱的东西:榆~。荷~。
5.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两的十分之一。
6.姓。
释义:1.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代(a.很多年代;b.好几辈子)。~纪(指一百年)。流芳百~。
2.一辈一辈相传的:~袭。~家(a.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b.《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3.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上。~俗(a.流俗;b.非宗教的)。~故(a.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b.处世经验)。~态炎凉。
4.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界。举~瞩目。公之于~。
释义:1.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
2.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
3.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