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象声词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亦作“ 喀巴 ”。象声词。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但听喀吧一声,哧,一箭早钉在那贼的左胯上。” 柳青 《狠透铁》:“﹝他﹞拳头捏得骨节喀巴喀巴响。”
释义:1.〔~嚓〕象声词,形容折断的声音。
2.象声词:~的一声,把树枝折成两截。
带喀名字:
释义:[ bā ]
象声词:~的一声,笔尖断了。
[ ba ]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赞同,推测、命令、请求等语气;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带吧名字:逃吧
释义:1.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
2.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3.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
4.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5.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释义:[ hóng ]
1.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3.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