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大声吼叫,比喻发出宏大雄壮的声音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本指人、兽愤怒发出的巨大吼声。亦以形容大风、急流等发出的巨大声响。
元 周霆震 《大风发屋雨雹交集》诗:“恍疑会羣龙,奋发交怒吼。” 清 陈维崧 《瑶台第一层·秦园月夜听泉声用艺香词韵》词:“阴森鳞鬣,还似玉龙怒吼崚嶒。” 巴金 《海的梦》前篇四:“怒吼罢,岛国的奴隶们!你们怒吼起来,就像这海一样!” 秦牧 《花城·沙面晨眺》:“ 广州 和 香港 的群众怒吼起来, 沙面 的洋务工人罢工了。”
释义:1.生气,气愤:~色。~视。~叱。~骂。恼~。息~。
2.气势盛:~涛。~火。心花~放。
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
4.谴责:“若不可教而后~之”。
带怒名字:涛怒
释义:1.兽大声叫:~叫。狮~。
2.人在激怒时的呼喊:大~。
3.(风、汽笛、大炮等)发出巨大的声响:~鸣。
带吼名字:
释义:[ péng ]
姓。
[ bāng ]
〔~~〕a.众多的样子,如“行人~~”;b.雄壮有力的样子,如“四牡~~”。
释义:1.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先王)。
2.帝王的妻子:皇~。太~。
3.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
4.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
5.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
6.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