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黄口。指幼儿。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黄吻之齔,含哺而怡;鮐背之老,击壤而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黄吻年少,勿为评论宿士。”《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大单于当以授我,今乃以与黄吻婢儿,念之令人气塞,不能寝食。” 胡三省 注:“口边曰吻。鸟雏始出巢者,口黄未褪,目之曰黄吻,言少艾也。”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黄口。指幼儿。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黄吻之齔,含哺而怡;鮐背之老,击壤而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黄吻年少,勿为评论宿士。”《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大单于当以授我,今乃以与黄吻婢儿,念之令人气塞,不能寝食。” 胡三省 注:“口边曰吻。鸟雏始出巢者,口黄未褪,目之曰黄吻,言少艾也。”
释义:1.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
2.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
3.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
4.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
5.姓。
释义:1.嘴唇:~合(意见、看法完全相同)。
2.用嘴唇接触表喜爱、亲热:接~。~别。
3.动物的嘴。
带吻名字:
释义:1.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姓。
3.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释义: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做~。~幻。~乡。~魇。~呓(梦话)。~想。~寐以求。同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