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喻用尽心思和精神从事工作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唐 李商隐 《李贺小传》:“﹝ 李贺 ﹞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輙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后即以“呕心”形容构思诗文时的劳心苦虑。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顾受笙》:“若我 顾受笙 表兄,亦復九度秋闈。 道光 辛卯八月十五夜,以疾卒于号舍。余作輓联云:‘矮屋痛长眠,文战呕心,竟尔修文归地下;良宵惊恶耗,月圆撒手,从今赏月怕秋中。’”
犹恶心。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那衣服上的臭味,叫人闻了呕心。” 王英琦 《有一个小镇》:“那天一到 二秃子 家,不知怎的,我竟一阵呕心。”
释义:[ ǒu ]
吐:~吐。~血。~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作~(恶心,厌恶)。
[ ōu ]
1.〔~哑〕形容管弦乐曲、婴儿说话、摇橹、鸟鸣等声音,如“~~学语”、“~~管弦”。
带呕名字:
释义: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
2.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
3.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释义:1.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姓。
3.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释义: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3.时间短:~坐。~住。
4.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5.谦辞:~弟。~可。~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