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过分约束;束缚
2.不自在,拘谨而显得不自然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不自在,拘谨而显得不自然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限制,约束。
《晋书·愍怀太子遹传》:“殿下诚可及壮时极意所欲,何为恒自拘束。” 宋 李元膺 《鹧鸪天》词:“薄情风絮难拘束,吹过东墙不肯归。” 清 曹寅 《菜花歌》:“平分千巷画船閒,农家儿女无拘束。” 周恩来 《雨后岚山》诗:“自然美,不假人工;不受人拘束。”
拘谨不自然。
《晋书·王献之传》:“ 献之 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疎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颜延之 诗﹞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 清 方东树 《书<望溪先生集>后》:“先生则袭於 程 朱 道学已明之后,力求充其知而务周防焉,不敢肆;故议论愈密,而措语矜慎,文气转拘束,不能宏放也。”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六章:“ 彭总 亲切地说话,让 陈兴允 拘束的感觉消失了。”
释义:[ jū ]
1.逮捕或扣押:~捕。~系。~留。~拿。~囚。~禁。~押。
2.限,限制:~束。~谨。不~小节。
3.固执,不变通:~泥。~礼。~迂。
[ gōu ]
带拘名字:
释义:1.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
2.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3.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
4.控制,限制:~身。无拘无~。
5.事情的结末:收~。结~。
6.姓。
带束名字:束华
释义:1.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
2.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
3.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
4.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
5.姓。
释义:1.辅助:~助。~忙。~衬。~手。~办(a.指帮助主管人员办公务;b.指主管人员的助手)。~佣。
2.群,伙:~伙。~派。
3.集团:~会(旧时民间的秘密组织,简称“帮”,如“青~”、“红~”)。
4.物体两旁或周围的部分:船~。鞋~儿。
5.量词,用于人,“群、伙”的意思: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