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泛指丛生的灌木。《新唐书·文艺传下·吴武陵》:“今缘边膏壤,鞠为榛杞,父母妻子不相活。”《资治通鉴·唐僖宗广明元年》:“战士死於瘴癘,百姓困为盗贼,致中原榛杞,皆蛮故也。”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泛指丛生的灌木。
《新唐书·文艺传下·吴武陵》:“今缘边膏壤,鞠为榛杞,父母妻子不相活。”《资治通鉴·唐僖宗广明元年》:“战士死於瘴癘,百姓困为盗贼,致中原榛杞,皆蛮故也。”
释义: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结球形坚果,称“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器物。
2.丛杂的草木:~芜。莽~。~薄(草木丛生的地方,引申为指幽僻的地方)。
释义: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人忧天(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简称“杞忧”)。
2.姓。
释义:1.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森~。~海。~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
2.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艺~。碑~。儒~。
3.姓。
释义:1.为保护植物或墙堤等,在根基部分加土:~土。~种(zhòng)。~修。~植。
2.帮助和保护人的成长:~养。~育。~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