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同“ 薏苡之谤 ”。 唐 陈子昂 《题居延古城》诗:“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同“ 薏苡之谤 ”。 唐 陈子昂 《题居延古城》诗:“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释义:〔~苡〕多年生草本植物,颖果卵形,灰白色,像珍珠,供食用、药用称“薏米”、“薏仁米”、“苡米”、“苡仁”。
释义:1.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白杨,大叶杨,小叶杨等多种,木材可做器物:~柳。
2.姓。
释义:1.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2.分割:对~。三十二~本。
3.通,使通:~导。~窍。
4.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5.扩大、发展:~扩。~拓。
6.发动或操纵:~动。~车。
7.起始:~始。~宗明义。
释义:1.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
2.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3.钱:现~。基~。挥~如土。
4.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