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从昏迷中清醒过来
2.唤醒;使觉醒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唤醒;使觉醒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昏迷后醒过来。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凡冻欲死者,未可即与热物,待其少定,渐渐苏醒,盖恐冷热相激。”《红楼梦》第一○五回:“老太太也苏醒了,又哭的气短神昏,躺在炕上。”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过了半晌,他才慢慢苏醒过来。”
引申为醒悟;觉醒。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陈毅 《寄耿星同志》诗:“ 东非 西非 俱苏醒,殖民主义看成灰。”
使之苏醒;唤醒。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余谓 孟子 以 仪 秦 之齿舌,明 周 孔 之肺肠,的切痛快,苏醒万世,此何可非?”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七·屠苏酒》:“解之者又因 思邈 出辟疫之药,遂曰‘屠絶鬼气,苏醒人魂’,尤可笑也。”
感到明显、清楚。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二》:“其辨析《西铭》,平易朗彻,见者苏醒。”
从昏迷或沉睡中醒过来。亦用于比喻。
《秦併六国平话》卷中:“那时, 燕王 已惊,近臣扶起,把安魂定魄汤饮了,渐至甦醒。”《水浒传》第三五回:“ 宋江 哭得昏迷,半晌方才甦醒。”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九章:“ 道静 从严重的创伤中甦醒过来了。”《人民文学》1979年第6期:“但我认为 昆仑山 的宝藏还未甦醒,打开 昆仑山 的钥匙刚掌握到我们手里。”
释义:[ sū ]
1.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指须头下垂物:流~。
3.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
4.缓解,解除:以~其困。
5.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
释义:1.睡眠状态结束或尚未入睡:如梦方~。
2.酒醉、麻醉或昏迷后神志恢复正常状态:~酒。
3.泛指头脑由迷糊而清楚:~悟。觉(jué)~。清~。提~。猛~。
4.明显、清楚:~目。~眼。
释义:1.开,展开:~开。~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
2.商店开业:开~。
3.拉紧:紧~。~力。
4.扩大,夸大:夸~。
5.放纵,无拘束:乖~。嚣~。
6.料理,应酬:~罗。
7.惊惶,慌忙:~惶失措。
释义:1.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岁,如“~~正富”;d.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e.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两性相求的欲望:~心。怀~。
3.生机:大地回~。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