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平均分划;平均分配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公平分配;平均分配。
《国语·周语中》:“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其餘均分公、侯、伯、子、男。” 韦昭 注:“均,平也。《周礼》:公之地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用米亦无定方,準量麴势强弱。然其米要须均分为七分:一日一酘,莫令空闕。” 孙中山 《民报周年纪念演说词》:“有主张废资本家归诸国有的,有主张均分于平民的,有主张归诸公有的,议论纷纷。”
谓按等级规定分配。
《史记·礼书》:“固塞不树,机变不张,然而国晏然不畏外而固者,无他故焉,明道而均分之,时使而诚爱之,则下应之如景响。”按,《荀子·议兵》均作“钧”。
谓分配俸禄为若干等分。
《管子·霸言》:“圣王卑礼以天下之贤而王之,均分以钓天下之众而臣之。”
谓尽其职分。
《墨子·非命下》:“今也,王公大人之所以蚤朝晏退,听狱治政,终朝均分而不敢怠倦者,何也?”
释义:1.平,匀,引申为调和:~衡。势~力敌。平~。
2.皆,都,老少~安。
3.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
4.古同“韵”,和谐的声音。
5.〔~钟〕古代乐器。
6.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释义:[ fēn ]
1.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
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
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4.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
5.辨别:区~。~析。
释义:1.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森~。~海。~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
2.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艺~。碑~。儒~。
3.姓。
释义:1.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喜~。~慕。~情。~戴。~抚。~怜。~恋。~莫能助(虽同情并愿意帮助,但力量做不到)。友~。挚~。仁~。厚~。热~。
2.喜好(hào):~好(hào)。~唱歌。
3.容易:铁~生锈。
4.重视而加以保护:~护。~惜。
5.吝惜:“百姓皆以王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