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假装向敌人进攻,虚装声势并无实际行动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虚张声势地假进攻。
周恩来 《关于粉碎前四次“围剿”的电报》:“据此情况,我们遂改强袭 南丰 为佯攻,决心先消灭增援队。”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七章:“大部分同志都主张以东边的山腿为佯攻的方向,主要攻击西边的山腿,然后夺取主峰。”
释义:1.打击,与“守”相对:~击。~占。~取。~心。~关。~陷。
2.指责,驳斥:~难(nàn)。群起而~之。
3.治病:以毒~毒。
4.致力学习或研究:~读。~书。专~医学。
带攻名字:
释义:[ rèn ]
1.相信,信赖:信~。
2.使用,给予职务:~命。~人唯贤。
3.负担,担当:担~。~课。
4.职务:就~。到~。~重道远。
5.由着,听凭:~凭。~性。~意。~从。~随。听~。放~自流。听之~之。
6.
释义: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刺画花纹:~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