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违反和延误,多用于公文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亦作“ 违悮 ”。耽误;失误。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二折:“等哥哥回来,小心在意,休违误者。”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宣喻》:“如今正当闲暇,宜预修农器,以备来岁之用,勿得违悮。” 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尤喜钞书,积巨册,首尾端楷,若一无违误者。”
释义:1.背,反,不遵守:~背。~反。~犯。~法。~抗。~章。事与愿~。
2.不见面,离别:久~。
3.邪恶,过失。
带违名字:
释义:1.错,不正确:错~。失~。笔~。~差(chā)。
2.耽搁:耽~。
3.因自己做错而使受损害:~国。~人子弟。
4.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伤。
带误名字:
释义:[ féng ]
姓。
[ píng ]
1.古同“凭”,凭借,依靠。
2.马行速。
释义:[ kě ]
1.允许:许~。认~。宁~。
2.能够:~见。~能。~以。不~思议。
3.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
4.适合:~身。~口。~体。
5.尽,满:~劲儿干。
6.大约:年~二十。“潭中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