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佛教徒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接受戒律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受训戒。
《汉书·薛宣传》:“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 宣 归恩受戒者。”
佛教信徒出家为僧尼,在一定的仪式下接受戒律。
唐 姚合 《赠卢沙弥小师》诗:“年小未受戒,会解如老师。”《五灯会元·鸟窠道林禅师》:“九岁出家,二十一於 荆州 果愿寺 受戒。”《西游记》第六七回:“既如此説,都是受戒的高僧。”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二讲:“ 朱士行 , 洛阳 人,可能是 中国 第一个正式出家受戒的和尚。”
释义:1.接纳别人给的东西:接~。感~。~精。~权。~托。~降。~益。~业(a.跟随老师学习;b.学生对老师自称)。~教。~领。~聘。~理。
2.忍耐某种遭遇:忍~。~苦。~制。~窘。~累(受到劳累)。
3.遭到:遭~。~害。~挫。~屈。~辱。~阻。
4.适合,中:~吃。~看。~听。~使。
带受名字:受许
释义:1.防备:~心。~备。~严。~骄~躁。
2.革除不良嗜好:~除。~烟。
3.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刀。~尺。斋~。
4.准备:~途。~装。
5.古同“界”,界限。
释义:[ ā ]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大。~爷。~爹。~罗汉。~毛。~婆。~弟。~姊。
[ ē ]
1.迎合,偏袒:~附。~其所好。~谀逢迎。
2.凹曲处:山~。
释义:1.开导:启~。
2.进:弗求弗~。
3.继承:汉~于秦,有因有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