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告诫人使注意改正缺点错误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警戒;戒备;戒惧。
《书·大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儆戒未然也。” 宋 司马光 《进<古文孝经指解>表》:“府库者祖宗之府库,不可以赏非其功;法令者祖宗之法令,不可以罚非其罪:慎之重之,益自儆戒。” 明 张居正 《宵夜勤政》诗:“世泰何曾忘儆戒,年丰犹自念寒飢。”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五幕:“我希望你留着不死,把我兄弟的故事传播出去,使天下后世的人晓得有我兄弟这样一位英雄,也使天下后世的暴君污吏知道儆戒。”
释义:1.使人警醒,不犯过错:~戒。~省(xǐng)(使人觉悟、反省)。惩一~百。以~效尤。
2.古同“警”,警报。
带儆名字:
释义:1.防备:~心。~备。~严。~骄~躁。
2.革除不良嗜好:~除。~烟。
3.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刀。~尺。斋~。
4.准备:~途。~装。
5.古同“界”,界限。
释义:1.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
2.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慰。~抚。
3.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4.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转危为~。
5.装设:~置。~家立业。
6.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
释义:1.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
2.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3.钱:现~。基~。挥~如土。
4.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