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安放在牲口背上用于驮东西的架子。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安放在牲口背上用于驮东西的架子。
熊伯涛 《黄坡大捷》:“与此同时,从东边沟口传来了骡马驮架的吱吱声、得得的马蹄声及锵锵的机械磕碰声,显然敌人已经钻进了‘口袋’。” 沉凯 《古玛河春晓》第十五章:“战士们正裹着皮大衣靠着驮架休息。”
释义:[ duò ]
(—子)骡马等负载的成捆的货物:把~子卸下来,让牲口歇会儿。
[ tuó ]
用背(多指牲口)负载人或物:那匹马~着两袋粮食。
带驮名字:
释义:1.用做支承的东西:书~。衣~。绞~。
2.支承,搀扶:~桥。~不住。~空。
3.互相殴打,争吵:打~。劝~。
4.量词,多指有支柱或有机械的东西:五~飞机。
5.捏造,虚构:~词诬控。
6.古同“驾”,凌驾。
带架名字:
释义: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
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
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
释义:1.排列,摆设:~列。~兵。
2.述说:~述。~情。详~。~诉。~说。
3.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
4.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5.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