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2.祢衡戏谑主公,何不杀之。——《三国演义》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祢衡戏谑主公,何不杀之。——《三国演义》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以诙谐的话取笑,开玩笑。
《诗·卫风·淇奥》:“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謔兮,不为虐兮。” 汉 徐干 《中论·法象》:“君子口无戏謔之言,言必有防;身无戏謔之行,行必有检。”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 蜀 昔有术士,精於谈天,尤善戏謔。” 明 徐渭 《漱老谑墨》诗:“世间无事无三昧,老来戏謔涂花卉。”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五章:“新郎新妇喜逐颜开的接受客人的戏谑和祝贺,满屋子是笑声。”
释义:[ xì ]
1.玩耍:游~。儿~。嬉~。~豫(嬉游逸乐)。二龙~珠。
2.嘲弄,开玩笑:~言。~弄。~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3.演员在舞台上化装表演故事的艺术:~剧。~文。~码(戏曲演出的节目)。~剧性。
4.指具体剧种:京~。黄梅~。皮影~。木偶~。马~。
带戏名字:湘戏
释义:1.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姓。
3.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释义:1.一年中的第四季:~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天。~眠。
2.姓。
3.象声词,敲鼓声:战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