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犹陷阱。
2.阬阱:亦作“阬笄”。陷阱。常比喻害人的圈套。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阬阱:亦作“阬笄”。陷阱。常比喻害人的圈套。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犹陷阱。
清 李渔 《凰求凤·翻卷》:“非聘,被人勾引入 天台 ,原不是自投坑阱。”
阬阱:亦作“阬笄”。陷阱。常比喻害人的圈套。
《后汉书·袁绍传》:“矰缴充蹊,阬穽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蹈机埳。” 晋 葛洪 《抱朴子·仁明》:“赴阬穽而无猜,入罻罗而不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执法者奉王教,刖其手足,投诸阬穽。”《宋史·赵遹传》:“﹝ 卜漏 ﹞乃垒石为城,外树木栅,当道穿阬阱。”
释义:1.洼下去的地方:~洼。火~(喻悲惨的生活环境)。
2.把人活埋:~杀。焚书~儒。
3.陷害,设计使人受到损失:~害。~骗。
4.地洞。
带坑名字:
释义: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
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
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
释义:1.彼此有交情的人:朋~。~谊。~情。
2.有亲近和睦关系的:~邦。~邻。
3.相好,互相亲爱:~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