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易·艮》:“艮其背,不获其身。”王弼注:“施止於背,不隔物欲,得其所止也。”孔颖达疏:“施之於人,则是止物之情,防其动欲。”背,谓相背而不见。后因称不动物欲之念为“艮背”。
2.一种精神治疗法。欲人清心寡欲,犹如今之静坐法。
3.东北隅。背,通“北”。北方。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一种精神治疗法。欲人清心寡欲,犹如今之静坐法。
3.东北隅。背,通“北”。北方。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易·艮》:“艮其背,不获其身。” 王弼 注:“施止於背,不隔物欲,得其所止也。” 孔颖达 疏:“施之於人,则是止物之情,防其动欲。”背,谓相背而不见。后因称不动物欲之念为“艮背”。
唐 李商隐 《献河东公启》之一:“艮背却行,氷心自处。”
一种精神治疗法。欲人清心寡欲,犹如今之静坐法。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吾 闽中 又有三教之术,盖起於 莆 中 林兆恩 者。以艮背之法,教人疗病。因稍有验,其徒从者云集,转相传授,而吾郡人信之者甚众。”
东北隅。背,通“ 北 ”。北方。
唐 李邕 《海州大云寺禅院碑》:“寺之艮背,山之前临,有 确师 禪房。”
释义:[ bèi ]
1.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脊。~包。~影。
2.物体的后面或反面:~面。刀~。~后。~景。
3.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光。人心向~。
4.向相反的方向:~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道而驰。
5.避开,离开:~地。~井离乡。
带背名字:
释义: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语。~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4.姓。
释义:[ sī ]
1.想,考虑,动脑筋:~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
2.想念,挂念:~念。~恋。相~。
3.想法:~绪。~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
4.姓。
[ sāi ]
〔于~〕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者如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