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借端敲诈,用威胁的手段索要财物
2.威胁恫吓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威胁恫吓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借故敲诈勒索。
《镜花缘》第九九回:“也有揑造词讼在那里讹诈的。”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丁养虚》:“无赖之徒,覬其有肆,欺诬讹诈。” 瞿秋白 《乱弹·水陆道场》:“我们只要看看流氓在茶馆里‘讲道理’的神气,就可以看见这种讹诈撞骗的本事。”
释义:1.错误:~字。~误(文字、记载错误)。~谬。~传(chuán)。以~传~。
2.敲诈,假借某种理由向人强迫索取财物或其他权利:~诈。
3.谣言:~言(a.诈伪的话,谣言;b.胡言乱语)。
4.感化,变化:“岁月迁~。”
5.野火烧。
带讹名字:
释义:1.欺骗,用手段诓骗:欺~。~骗。~取。~财。~哄。尔虞我~。~语(骗人的话)。
2.假装:~死。~降。
3.古同“乍”,突然。
带诈名字:
释义:1.兴盛:~盛(shèng)。~乐(lè)(兴盛康乐)。~明(兴盛发达)。~隆。
2.善,正当:~言(美言,正当的话)。~言无忌(直言无隐)。
3.古同“菖”,菖蒲。
4.古同“猖”,凶猛。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