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江边。汜,通“ 涘 ”。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愿假归鸿翼,翻飞游江汜。”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违利建於 海昏 ,创惟桑於江汜。” 唐 白居易 《长庆二年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诗:“ 餘杭 乃名郡,郡郭临江汜。”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况乃隔中州,伊人渺江汜。”
2.《诗·召南》篇名《江有汜》的简称。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诗》虽四言,亦开众体,《江汜》发三言之耑,《雀角》肇五言之始。”又因此篇内容是写妇人遭遗弃后的哀诉,故亦用以代称弃妇之怨辞。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旦] 秋英 ,你却疑着甚么?[小旦]怕相抛之子歌《江汜》。”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诗·召南》篇名《江有汜》的简称。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诗》虽四言,亦开众体,《江汜》发三言之耑,《雀角》肇五言之始。”又因此篇内容是写妇人遭遗弃后的哀诉,故亦用以代称弃妇之怨辞。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旦] 秋英 ,你却疑着甚么?[小旦]怕相抛之子歌《江汜》。”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江边。汜,通“ 涘 ”。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愿假归鸿翼,翻飞游江汜。”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违利建於 海昏 ,创惟桑於江汜。” 唐 白居易 《长庆二年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诗:“ 餘杭 乃名郡,郡郭临江汜。”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况乃隔中州,伊人渺江汜。”
《诗·召南》篇名《江有汜》的简称。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诗》虽四言,亦开众体,《江汜》发三言之耑,《雀角》肇五言之始。”又因此篇内容是写妇人遭遗弃后的哀诉,故亦用以代称弃妇之怨辞。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旦] 秋英 ,你却疑着甚么?[小旦]怕相抛之子歌《江汜》。”
释义:1.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
2.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3.姓。
释义:1.排列,摆设:~列。~兵。
2.述说:~述。~情。详~。~诉。~说。
3.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
4.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5.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6.姓。
释义:1.水流长:“江之~矣”。
2.久远:~远。~生。隽~。~昼(长昼)。~年(a.整年;b.长寿)。~诀。~志不忘。~垂不朽。
3.古同“咏”,以诗词等来叙述。
释义:1.正,不歪斜:~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丽。~然。~庄。~秀。~静。~坐。
2.正派,正直:~方。~直。~重(zhòng)。品行不~。
3.事物的一头:~的(dì)(a.事情的经过,底细;b.的确,果然;c.究竟。均亦称“端底”)。~倪。~详。事~。争~。
4.用手很平正地拿:~盆。~碗。~茶。把问题~出来说清楚。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