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众人的愤怒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众人的愤怒。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上知众怒如是,故益信之(指 顾少连 ),而竟不大用。” 宋 欧阳修 《重读<徂徕集>》诗:“我欲犯众怒,为子记此冤。”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初两制定上,已一二十度修写,犯他众怒,思虑太过,凝滞久之。”
释义:1.许多:与“寡”相对:~人。~多。~矢之的。芸芸~生。
2.许多人:大~。群~。民~。~口铄金。~目睽睽。~叛亲离。~擎易举。
释义:1.生气,气愤:~色。~视。~叱。~骂。恼~。息~。
2.气势盛:~涛。~火。心花~放。
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
4.谴责:“若不可教而后~之”。
带怒名字:涛怒
释义:1.开,展开:~开。~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
2.商店开业:开~。
3.拉紧:紧~。~力。
4.扩大,夸大:夸~。
5.放纵,无拘束:乖~。嚣~。
6.料理,应酬:~罗。
7.惊惶,慌忙:~惶失措。
释义:1.父亲的上一辈:~父。~考。~母。~妣。
2.称与祖父同辈的人:外~父。外~母。
3.先代:~宗。~业。~制。~祭。~国。
4.初,开始:鼻~。
5.某种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师。
6.出行时祭路神,引申为送行:“五月金陵西,~余白下亭”。~饯。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