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偶有所感而产生的意趣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意趣;兴致。
《宋书·谢灵运传论》:“ 灵运 之兴会标举, 延年 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标举兴会,发引性灵。” 清 黄景仁 《颍州西湖》诗:“达人醯鸡视身世,兴会偶寄思归休。” 蔡元培 《美术与科学的关系》:“要是没有行路的兴会,就永不会走或走得不起劲,就不能走到目的地。”
兴到的时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恭 始与 王建武 甚有情,后遇 袁悦 之閒,遂致疑隙。然每至兴会,故有相思时。”
释义:[ xīng ]
1.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流行,盛行:时~。新~。
5.准许:不~胡闹。
释义:[ huì ]
1.聚合,合拢,合在一起:~合。~审。~话。
2.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
3.重要的或中心的城市:都(dū)~。省~。
4.彼此见面:~面。~见。
5.付钱:~账。~钞。
6.理解
释义:1.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姓。
3.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释义:1.光明,早晨太阳才出来的样子:~日东升。朝(zhāo)~。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