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指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汉奸及其政权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敌方的虚实。《韩非子·内储说下》:“参伍既用於内,观听又行於外,则敌伪得。”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敌伪得’,得知敌之情伪也。”
指我国抗 日 战争时期 日本 侵略者和汉奸。亦指 日本 侵略者和汉奸的政权。
陈毅 《泗宿道中》诗:“百里吠村犬,穿插敌伪惊。” 陈毅 《长相思·冀鲁豫道中》词:“昼趲行,夜趲行,敌伪关防穿插勤。”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二六:“希望他们出来之后,把工作改换方向,用来对付敌伪。”
释义:1.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人。~方。~寇。
2.指敌人:~后。~情。~酋。~特。轻~。克~制胜。
3.抵挡:寡不~众。
4.相当:势均力~。匹~。~手(能力相等的对手)。
5.仇视:~意。“诸侯~王所忾”。
带敌名字:无敌
释义:1.假,不真实:~造。~装。~劣。~证。~善。虚~。去~存真。
2.不合法的:~政府。~军。
带伪名字:
释义:1.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
2.明亮:~昼。~日做梦。
3.清楚:明~。不~之冤。
4.纯洁:一生清~。~璧无瑕。
5.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
6.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
7.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
释义:1.挪动:~交。~植。~刻(过一段时间)。~晷(日影移动,犹言经过了一段时间)。~民。迁~。转~。~樽就教(端着酒去别人跟前以便求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
2.改变,变动:~居。~易。~情(变易人的情志)。~动。潜~默化。
3.旧时公文的一种,行文不相统属的官署间:~文。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