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有一定社会意义或影响的大事情
2.泛指一般的大事情;具体事务
3.禽、畜的可以吃的内脏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泛指一般的大事情;具体事务
3.禽、畜的可以吃的内脏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事情。
宋 范仲淹 《论复并县札子》:“若转运使等定夺不当,亦乞朝廷駮下不当事件,特行堪问。”《红楼梦》第五八回:“将他腾挪出来,协理 寧 荣 两处事件。”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要证明 中国 人的不正经,倒在自以为正经地禁止男女同学,禁止模特儿这些事件上。”
事项。
宋 司马光 《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臣谨条列添置弓手不便事件如左,伏维圣恩省察,少加详择焉。”
指文案。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凡各处办事打来事件,皆到内署,先见厂公心腹内官,发司房删润奏之。”《红楼梦》第一○四回:“忽有家人传报説:‘内廷传旨,交看事件。’ 雨村 疾忙上轿进内。”
指案件。
《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乌明阿 ﹞才由水路走出一程,又奉到廷寄命他到 南河 查办事件。”
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已经发生的大事情。
毛泽东 《南京政府向何处去?》:“四月一日发生于 南京 的惨案,不是什么偶然的事件。”如:九一八事件。
鸟兽类的内脏。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食店》:“更有 川 饭店,则有插肉麵……杂煎事件。”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天晓诸人出市》:“ 御街 铺店,闻鐘而起,卖早市点心,如煎白肠、羊鹅事件。”
指人体的部分。
《水浒传》第四六回:“ 杨雄 又将这妇人七事件分开了,却将头面衣服都栓在包裹里了。”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想肉》:“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军嗜食人……或乘夹袋中,入巨锅活煮,或刲作事件而淹之。”
指器物。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这里大郎与 文姬 父女两个,互相安慰,把家中事件,收拾并叠。” 明 沉榜 《宛署杂记·乡试》:“铜事件七福。”《何典》第四回:“到得好日,凡属喜事喜日应用的事件,尽皆千端百正。”
释义:1.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
2.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
3.职业:谋~(指找职业)。
4.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
5.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
6.做,治:不~生产。无所~事。
释义:1.量词,用于个体事物:一~事。
2.指可以一一计算的事物:零~儿。案~。
3.不平常的大事情:事~。
4.文书证明之类:文~。来~。证~。
带件名字:配件
释义:1.倚靠,仗恃:依~。仰~。百无聊~(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2.留在某处不肯走开:~着不走。
3.不承认:抵~。~账。~婚。
4.刁钻泼辣,不讲道理;游手好闲,行为不端的人:~子。无~。
5.诬,怪罪:诬~。
6.不好,劣:好~。
7.姓。
带赖名字:小赖
释义:1.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花。~山。~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2.洗去,除去:报仇~恨。为国~耻。平反昭~。
3.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涕而顾晏子”。
4.姓。
释义:1.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2.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
3.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
4.用花装饰的:~圈(quān)。~篮。~灯。~车。
5.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