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谓以文声讨。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谓以文声讨。
鲁迅 《花边文学·序言》:“只为了一篇《玩笑只当它玩笑》,又曾引出过一封 文公直 先生的来信,笔伐的更严重了。”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虽说 孔子 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然而现在的人们,却几乎谁也不知道一个笔伐了的乱臣贼子的名字。”
释义:1.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
2.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画。~顺。~形。~道。
3.用笔写,写作的:~者。代~。~耕。~谈。~误。~译。~战。~名。
4.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体。~法。~力。文~。工~。曲~。伏~。
5.像笔一样直:~直。~挺。~陡。
6.量词,指钱款:一~钱。
释义:1.砍:~树。砍~。
2.征讨:讨~。~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
3.自夸:~善(夸自己的好处)。~智。不矜不~。
带伐名字:
释义:1.城外围着城的墙:城~。“爷娘闻女来,出~相扶将”。
2.物体的外框或外壳。
3.姓。
释义:1.许多:与“寡”相对:~人。~多。~矢之的。芸芸~生。
2.许多人:大~。群~。民~。~口铄金。~目睽睽。~叛亲离。~擎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