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与事实、事件等不相符的传闻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亦作“譌传”。误传。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十:“两兽墓前物,岁久乃讹传。” 明 张居正 《答吴环洲书》:“辱示虏情,宛若指掌。至谓‘虏酋假虚声以要赏,边将信讹传以希功’,二语深中时弊。” 清 李慈铭 《致署绍兴太守杨豫庭书》:“而市虎譌传,易惑众听。” 孙犁 《澹定集·<柳溪短篇小说选集>序》:“这并非讹传,一天上午,女学生姗姗而来,坐在了我的门板上,这就是 柳溪 同志。”
释义:1.错误:~字。~误(文字、记载错误)。~谬。~传(chuán)。以~传~。
2.敲诈,假借某种理由向人强迫索取财物或其他权利:~诈。
3.谣言:~言(a.诈伪的话,谣言;b.胡言乱语)。
4.感化,变化:“岁月迁~。”
5.野火烧。
带讹名字:
释义:[ chuán ]
1.转(zhuǎn)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
2.推广,散布:宣~。流~。~名。~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 zhuàn ]
释义:1.古代对妇女的美称。
2.中国汉代宫中的女官。
3.旧时称妾:~人。~妾。~侍。
4.旧时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歌~。
5.姓。
释义:1.美玉。
2.〔~伽〕a.大乘佛教的派别之一,称“瑜伽宗”;b.印度哲学的一派,此派注重调息、静坐等修行方法。
3.玉的光泽,喻优点:瑕~互见。瑕不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