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捕捉鱼和禽兽的用具,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2.多方面地搜求、招致
3.比喻法律,法网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多方面地搜求、招致
3.比喻法律,法网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捕捉鸟兽的工具。
《淮南子·兵略训》:“飞鸟不动,不絓网罗。” 南朝 宋 鲍照 《代空城雀》诗:“高飞畏鴟鳶,下飞畏网罗。” 宋 苏轼 《次韵答邦直子由》:“闻道鵷鸿满台阁,网罗应不到沙鸥。” 清 顾炎武 《一雁》诗:“塞上愁书信,人间畏网罗。”
比喻像网的笼罩物。
唐 李山甫 《又代孔明哭先主》诗:“尽驱神鬼随鞭策,全罩英雄入网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这种骗术,直是妖魔鬼怪都逃不出他的网罗。” 曹禺 《日出》第一幕:“她认定自己所习惯的种种生活的方式,是最残酷的桎梏,使她即使怎样羡慕着自由,也难以逃出自己的环境的网罗。”
以网捕物。
唐 元稹 《蜘蛛诗》序:“ 巴 蜘蛛大而毒,其甚者,身边数寸,而踦长数倍其身,网罗竹柏尽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内湖珠兆》:“因网罗之,得蚌径尺。”
比喻法网。
《韩非子·解老》:“好用其私智而弃道理,则网罗之爪角害之。” 唐 司空曙 《酬张芬有赦后见赠》诗:“紫凤朝衔五色书,阳春忽布网罗除。” 宋 欧阳修 《<江邻几文集>序》:“其间又有不幸罹忧患,触网罗,至困阨流离以至。” 鲁迅 《<二心集>序言》:“谨案在‘清党’以后的党国里,讲共产主义是算犯大罪的,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 中国 。”
搜罗;包容。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近自託於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盖纪者纲纪庶品,网罗万物,考篇目之大者,其莫过於此乎!” 宋 苏轼 《谢王内翰启》:“此圣人所以网罗天下之逸民,追復先王之旧迹。”
释义:1.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鱼~。~罗。~开一面(喻用宽大的态度来对待)。~漏吞舟(喻法令太宽,使坏人漏网)。
2.形状像网的东西:电~。发~。
3.像网一样的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点。通信~。天罗地~。
4.用网捕捉:~到一条大鱼。
5.像网似的笼罩着:眼睛里~着红丝。
带网名字:旗网
释义:1.捕鸟的网:~网。
2.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
3.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散布:~列。
5.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
6.用罗筛东西:~面。
7.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
8.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同“脶”。
10.姓。
释义:1.野草。
2.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上蔡县、新蔡县一带。
3.占卜用的大龟:蓍~。
4.杀,减:“三百里夷,二百里~”。
5.姓。
释义:古代的一种兵器:宝~。长~。~鞘。~术。~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