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如果不是这样,就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古汉语连词性结构。用以表示否定性假设。“否”,不,代表一个假设性小句,相当于“如果不这样”。“则”,就,引出后果或结论,相当于“那么”。
《书·益稷》:“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 孔 传:“不从教则以刑威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义则进,否则奉身而退。”《后汉书·马援传》:“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賑也,否则守钱虏耳。”
现代汉语连词。“如果不这样”的意思。表示如果不是上文所说的情况,就产生或可能产生下文所说的情况或结果。
毛泽东 《实践论》:“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冯雪峰 《<上饶集中营>序》:“我并没有真正地学习到它。否则,这作品还可以成为在思想上更能反映真实,在艺术上也将更完整和优美的作品。”
释义:[ fǒu ]
1.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定。
2.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可~?。
3.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则。学则正,~则邪。
[ pǐ ]
带否名字:
释义:1.模范:以身作~。
2.规程,制度:规~。总~。原~。细~。
3.效法:~先烈之言行。
4.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
5.表示转折,却:今~不然。
6.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
7.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
释义: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刺画花纹:~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