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面对遗迹、坟墓等怀念[古人或旧事]
2.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三国演义》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三国演义》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亦作“ 凭吊 ”。谓对着遗迹遗物感慨往古的人或事。
清 徐夜 《富春山中吊谢皋羽》诗:“疑向 西臺 犹慟哭,思当 南宋 合酸辛。我来凭弔荒山曲,朱鸟魂归若有神。” 清 李渔 《玉搔头·讯玉》:“手泽犹存,音容何在?好教我空对遗簪凭弔。”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三章五:“我凭吊过 黄兴 墓、 蔡锷 墓,也凭吊过 屈子 庙、 贾太傅 祠。”
见“ 凭弔 ”。
亦作“ 凭弔 ”。对着遗迹等悼念古人或感慨往事。
清 佟国器 《酷相思·石头城怀古》词:“百尺高臺临鹤渚,凭弔悲今古。” 清 陈梦雷 《易水怀古》诗:“河流呜咽增凴弔,策蹇城西日欲昏。”
释义:1.靠在东西上:~栏。~吊(对着遗迹怀念)。
2.依靠,仗恃:~借。~靠。~信。
3.根据:~票入场。
4.证据:~据。文~。~空。~证。空口无~。
5.由着,听任:任~。听~。
带凭名字:凭海
释义:1.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丧。~孝。~唁。凭~。
2.慰问遭遇不幸的人:形影相~。
3.悬挂:上~(自缢)。~灯。
4.把毛皮缀在衣面上:~皮袄。
5.提取,收回:~销执照。
6.中国旧时钱币单位,一吊为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
带吊名字:
释义:1.水向上腾涌;引申张口放言:“咸其辅颊舌,~口说也”。
2.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滕县一带。
3.姓。
带滕名字:滕佳
释义: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3.时间短:~坐。~住。
4.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5.谦辞:~弟。~可。~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