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震怒;大怒。语出《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郑玄 笺:“赫,怒意。” 明 文徵明 《廷尉汤公赞》:“会朝廷有疑狱,议久不决,天子吓怒。”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震怒;大怒。语出《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郑玄 笺:“赫,怒意。” 明 文徵明 《廷尉汤公赞》:“会朝廷有疑狱,议久不决,天子吓怒。”
释义:[ xià ]
使害怕:~唬(“唬”读轻声)。挺~人的。
[ hè ]
1.义同(一),用于复合词:恐~。恫~。
2.叹词,表示不满:~,太欺负人了!
带吓名字:
释义:1.生气,气愤:~色。~视。~叱。~骂。恼~。息~。
2.气势盛:~涛。~火。心花~放。
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
4.谴责:“若不可教而后~之”。
带怒名字:涛怒
释义:1.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燕赵之地,泛指北方)。
2.姓。
释义:1.立,设置,成立:~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开始形成)。~树(建立功业,或所建立的功业)。~国。~都(dū)。~党。~军。~交。~设。~功立业。
2.造,筑:~造。~筑。修~。新~。兴(xīng)~。筹~。
3.提出,倡议:~议。~策(出谋献策)。
4.指中国福建省:~兰。
5.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斗柄农历每月所指的方位不同,因此“建”亦转指月份(亦称“月建”、“月尽”):大~(农历有三十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