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喘气声。如:气喘吁吁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安闲自得貌。
汉 班固 《白虎通·号》:“卧之詓詓,起之吁吁,饥即求食,饱即弃餘。” 陈立 疏证:“《庄子·盗跖篇》云:‘ 神农 之代,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按, 成玄英 疏:“于于,自得之貌。” 明 归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上古之时,其民吁吁怡怡。”
惊恐貌。
唐 柳宗元 《乞巧文》:“臣物之灵,进退唯辱,彷徉为狂,局束为諂,吁吁为诈,坦坦为忝。”
喘气声。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三折:“我这里慌速速的脚懒抬,喘吁吁的身战摇。”《红楼梦》第三三回:“ 贾政 喘吁吁直挺挺的坐在椅子上。” 郭小川 《牧羊人的小唱》:“羊眼亮光光,羊鼻喘吁吁。”
释义:[ xū ]
1.叹息:长~短叹。
2.叹词,表示惊疑:~,是何言欤?
[ yù ]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呼~。~天(呼天诉苦)。
带吁名字:秀吁
释义: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语。~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4.姓。
释义:1.好,有利的,幸福的,与“凶”相对:~利。~祥。逢凶化~。~光片羽(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
2.吉利的日子:择~。
3.善,贤,美:~人(善良,有才德的人)。~人天相。
4.中国吉林省的简称:~剧。
5.姓。
释义:1.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
2.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