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恶劣的行迹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见“ 劣迹 ”。
见“ 劣迹 ”。
亦作“ 劣蹟 ”。亦作“ 劣跡 ”。恶劣的行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察下情》:“后 王 将陛见,其僕预辞去。 王 问何故。僕曰:‘汝数年无大咎,吾亦入京面圣,以为汝先容地。’始知为侍卫某,上遣以侦 王 劣蹟也。” 郭孝成 《湖南光复记》:“此外如有他项劣跡犯罪被斥者,亦得有调消勋章及凭照之权。”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章:“他领头揭发教育厅长的劣迹,教育界人士都响应了他,结果教育厅长只好自己滚蛋了。”
释义:1.恶,坏:恶~。~迹。
2.低下,弱下:~势。~等。低~。优~。
3.小于一定标准的:~弧(小于半圆的弧)。
带劣名字:
释义:1.脚印:踪~。足~。血~。笔~。
2.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
3.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实~。
4.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且至臣家”。
5.据实迹考知:“~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带迹名字:
释义:[ dīng ]
1.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是~,卯是卯。
2.成年男子。
3.人口。
4.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
[ zhēng ]
释义:[ sī ]
1.想,考虑,动脑筋:~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
2.想念,挂念:~念。~恋。相~。
3.想法:~绪。~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
4.姓。
[ sāi ]
〔于~〕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者如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