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或释义:1.见“横亘”。
2.亦作“横亙”。绵延横陈。
3.横跨。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2.亦作“横亙”。绵延横陈。
3.横跨。www.80Ming.com 详细解释:
见“ 横亘 ”。
亦作“横亙”。绵延横陈。
唐 王昌龄 《出郴山口寄张十一》诗:“石脉尽横亙,潜潭何时流。”《旧五代史·唐书·周德威传》:“两军皆阵, 梁 军横亙六七里。”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榆关》:“ 太行 之麓蜿蜒东注,横亙塞垣。” 碧野 《天山景物记》:“﹝ 天山 ﹞连绵几千里,横亘 准噶尔盆地 和 塔里木盆地 之间,把广阔的 新疆 分为南北两半。”
横跨。
唐 陈鸿 《华清汤池记》:“仍以石梁横亙汤上,而莲花纔出水际。” 清 戴名世 《暑雪亭记》:“有大石状若柳叶横亘其中为梁,水从梁下暗渡入於溪旁。” 蔡仪 《诗的比兴和形象思维的逻辑特征》:“ 大渡河 上横亘两岸架着铁索桥的形状,已是写得很鲜明的了。”
释义:[ héng ]
1.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梁。~楣。~额。~幅。~批。~披(长条形横幅字画)。~匾。~标。~空。
2.左右向的,跟目视方向垂直的,与“竖”、“直”、“纵”相对:~写。~排。~向。~斜。纵~。
3.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与“纵”相对:~贯东西。
释义:空间和时间上延续不断:横~。绵~数千里。~古(整个古代,终古,如“~~未有”、“~~奇闻”)。
释义:1.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
2.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a.喻多次斗争考验;b.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
3.见“秋”字“秋千”。
4.姓。
释义:[ zhāo ]
1.早晨:~阳。~晖。~暮。~霞。~气。~思暮想。~令夕改。~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日,天:今~。明~。
[ cháo ]
1.向着,对着:~向。~前。~阳。坐北~南。